成都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成都大学

[切换城市]
成都站> 成都教育> 成都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

四川师范大学

英文名:SICHUANNORMALUNIVERSITY 简称:“川师大”,“四川师大”,“SICNU”,“川师” 所在地:成都 院校代码:10636 类型:综合类

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卓越计划2011计划
  • 四川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

建校70年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著名文字学家杜道生、中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600余人,15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21人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90人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12名四川省教学名师。此外该校有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7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潘树林
  • 姓名:潘树林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6年1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潘树林,男,1966年1月出生,四川乐山人。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到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工作至今。2001-2005年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办公室主任,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和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开设 “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新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 “中西历史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在《史学月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等刊发表《试论收复失地运动对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海外扩张的影响》、《试论中世纪印度洋国际贸易区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新航路开辟原因述论》等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神人之间—激荡的文艺复兴》,主编《中国旅游实用宝典》,参编《世界著名将帅传》等著作4部,并任《世界著名企业家传》、《四川师范大学校史》、大学预科教材《历史》副主编。
  • 黄天华
  • 姓名:黄天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年12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历史文化和旅游学院  黄天华,男,1977年12月生,四川盐亭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在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读本科;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读硕士;2002年7月留校任教。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读博士,师从杨天宏教授;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进修,师从王奇生教授;2010年8月至今,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作博士后,师从汪朝光研究员。主要关注近代政治史、抗日战争史、川康地方史。  一、学术论文:  1.《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吴虞与民初四川思想界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2011年6期;该文曾在2011年10月于成都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2.《蒋介石与川政统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1年2期全文转载。  3.《国家统一与地方政争:以四川“二刘大战”为考察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4期;该文曾在2007年9月于杭州举行的第八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上宣读;权威期刊《近代史研究》在总结2008年度的近代史研究成果时,特别指出该文值得关注(《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10年1期)。  4.《刘文辉与甘孜事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  5.《国家建构与边疆政治:基于1917-1918年康藏纠纷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3期;该文曾在2006年8月于北京举行的“一九一○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  6.《第三次康藏纠纷再研究》,《历史教学》2009年5期。  7.《民国西康格桑泽仁事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期。  8.《民初川边治理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期。  9.《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抗战前后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四○年代的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该文曾在2007年8月于北京举行的“一九四○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  10.《抗战时期川康两省的社情与民情(1939-1942)》,《民国档案》2007年1期。  11.《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  12.《中共早期历史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以1921-1927年的四川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4期。  二、主持科研项目:  1.《边疆政制建置与国家整合:以西康地区为考察中心(1906-1955)》,教育部一般项目(10YJC770033),2010年10月立项。  2.《国家整合与边疆政治:以西康建省为考察中心(1906-1949)》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08SA034),2008年12月立项。
  • 黄修明
  • 姓名:黄修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1  职称:教授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黄修明(1951—),男,四川泸县人,1972年考入宜宾地区文工团乐队担任中音提琴演奏员,1982年考入西华师大(原南充师范学院)读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及中国文化史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主编及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  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异,多次获学校表彰。在2002-2005连续数年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综合名次排位全校第5名,被评为川师大“教学十佳先进个人”。在2006年教育部对川师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教育部专家随堂听课后,评定教学质量等级为优秀。  2006年被评为四川师大“师德建设”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川师大“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教委“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聘为四川师大首届“教学名师”。
  • 邓前程
  • 邓前程,1965年12月生,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方向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专门史专业少数民族历史与民族区域发展研究方向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先后在《思想战线》、《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一、 承担社科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一统与制宜:明朝藏区施政研究(06FZS003),独立承担;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十九批二等(编号:20060391017):民国初年的康藏关系研究—以康藏纠纷为例,独立承担;  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明代治藏政策研究(SA04-012),独立承担;  4、教育部人文基地课题:西部开发中西藏及其他藏区特殊性研究(川大中国藏学研究所),主研人员;  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清代四川的人口流移与经济社会变迁(SA06020) , 项目主持人。  二、主要论文:  1、明代妇女的贞节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6期;  2、“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史记》历史研究法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1年第2期;  3、清前期移民措施及四川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8年第4期;  4、论近百年来基督教的世俗化趋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年第1期;  5、有关“都掌蛮”的两个问题-——“都掌蛮”的族属和明朝对之的统治措施,2000年第2期;  6、论诸葛亮相蜀的理财方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7、清中后期四川人口逆向迁移及对边远民族地区开发的影响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0期;  8、论明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调适与定型,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9、传承与现实之间:对明初治藏方略出炉之由的诠释,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10、四川藏区藏商与商业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1、元末明初藏区地方豪势变局与明王朝治藏,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12、元明政权交替与中原统治民族换位形势下的治藏政策调塑空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13、用夏变夷:明朝对边缘藏区的儒学化趋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2期;  14、从自由互市到政府控驭:唐宋明时期汉藏茶马贸易的功能变异,思想战线,2005年3期;  15、明代“限制边茶以制之” 立法及其治藏主旨——以边关将吏和茶商严厉禁约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16、务宜远人:明朝藏地僧俗贡使违规私茶处罚的立法与实践,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  17、论清末至民国外国教会在康区,民国档案,2006年第3期;  18、论清末川边垦殖,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19、 “缘俗立教,加意诸羌”——明朝一项重要治藏治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  20、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地方实力派走向抗日战场的——以四川为例的统战史考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5期。  21、论和硕特蒙古扮演西藏归清纽带角色的历史必然性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0期;  22、论明代“以茶驭番”的立法与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23、从民族格局差异看明朝治藏政策的现实性——与元、清两朝比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  24、藏区僧俗首领朝贡与明朝对藏主权问题辨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25、明朝借助藏传佛教治藏策略研究,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 陈乾康
  • 姓名:陈乾康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陈乾康教授,旅游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管理学教授。兼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旅游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主任评委、四川和平国际旅行社首席顾问。  2001年3月起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旅游学院副院长,先后分管教学、科研、行政、图书资料室工作。陈乾康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文化学和导游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中国历史与文化》《导游学》《现代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旅游学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曾荣获教育部、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十佳教师”。发表大量学术论文,著有《旅游实证研究》、《旅行社计调与外联实务》、《饭店文化概论》、《导游实务》等著作,主研《解决四川旅游市场失范问题的对策研究》、《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导游生存状态研究》、《四川省旅行社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四川旅游人才开发研究》等部、省级课题,曾任四川省导游大赛总裁判长、四川省讲解员大赛总裁判长、四川省形象大全选拔赛总裁判长、四川省旅游烹饪大赛主裁判,并多次在部、省级国际旅游学术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联系电话:(028)84766006
  • 陈辉
  • 姓名:陈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  职称:教授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陈辉,男,汉族,1963年11月生,重庆市垫江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及教育硕士(历史)、农村教育硕士(历史)、旅游教育硕士点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学术委员、四川省历史学会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项目专家、四川省高考命题组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基础教育课改学业考试评估专家、四川省省级培训机构历史学科首席教授。曾作为新课程教师培训导师,应邀赴福建、四川、重庆、内蒙等地主讲历史新课程。  1980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一所县级重点中学任高中历史教师。1988年9月再次考入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历史教育学家吴景贤教授,攻读历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吴景贤教授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担任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为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科教学论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吴先生治学严谨,著述颇丰。有幸成为吴景贤先生的关门弟子,并在先生的安排下,在学期间曾到北京访学,亲自聆听了苏寿桐、赵恒烈、于友西、孙恭恂、臧嵘、王宏志、吕达、叶小兵、赵亚夫等名家的授课和教诲,受益匪浅。1991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在四川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文化史、历史教育史、历史实践教学以及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饭店管理、旅游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期间,负责主持部(省)级科研项目6项,主研部(省)级科研课题9项。主要有:教育部《师范院校文科历史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课程模式研究》(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委托项目《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高中历史新课程师资培训研究》(主持)、四川师大校厅级科研项目《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改革与高师对策》(主持)、四川师大校厅级重大研究项目《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与教师培训研究》(主持)、国家“八五”教科重点课题《农村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实验》(主研)、教育部《历史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研)、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主研)等。  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期间,出版、合著学术著作近20部。主要有:《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主编、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历史研究性学习论》(独著、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历史)》(副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副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世界历史教学案例及点评》(副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合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新编历史教学论》(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走向未来的农村中学教育研究》(合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参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基础教育研究》(参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参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育实习教案精选》(下册)(参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及点评》(参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参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三版)(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等。  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期间,曾在《历史教学》(CSSCI、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核心期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核心期刊)、《历史教学问题》(CSSCI、核心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核心期刊)、《中小学教材教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学科教育探索》、《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历史课程设置》、《试论农村初中地方课程的建设》、《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20年回顾与评析》、《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与教师选课指导》、《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与历史教育三论》、《从选修课的设置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学记〉教与学探微》、《革命根据地学校历史课程设置与改革述论》、《民国时期学校历史教育变革研究》、《面向21世纪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新课程与研究型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教师专业背景下的高师历史教育实习》等,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或被收录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 (历史学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期间,领衔申报并一举中标的四川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有:《四川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省级培训初中历史教师培训项目》(2004年)、《四川省民族地区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07年)、《四川省省级骨干初中历史教师、省级农村骨干初中历史教师培训项目》(2008年)、《四川省省级骨干高中历史教师、省级农村骨干高中历史教师培训项目》(2008)、《四川省送教下乡培训农村教师(初中历史)项目》(2008年)。  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期间,所获得的部分荣誉奖项如下:合著的《走向未来的农村中学教育研究》一书,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二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历史教材教法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践》获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荣获“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导师”称号。多次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等。
  • 曹成建
  • 曹成建: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1969年4月生于四川省彭州市,1994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彭久松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与社会,1997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从隗瀛涛教授攻读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区域发展,2000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以教育部“全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事访问研究。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杨天石荣誉学部委员。2009年8至9月,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研究。2000年7月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方面:2003年9月荣获“四川师范大学优秀课堂教学奖”  主讲课程:  历史学专业:《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  旅游管理专业:《中国历史文化》、《公共关系学》  全校跨学科任意选修课:《公共关系学》  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  参与政府、企业公共关系课程的培训。  科研方面  主持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国民政府的乡村基层社会控制政策及其实践研究”(09BZS0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民国时期乡村基层社会控制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06JA770027),已于2011年3月结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民政府的乡村基层社会控制政策及其实践研究”(20080430487),已于2010年10月结题。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四川的地方自治与县政改革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2年3月15日批文立项。2004年10月结题,结题证书号为:2004044)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四川的基层社会控制与社会变迁”(批文号:川教科[SA01-11]。已于2004年12月结题。)  横向项目: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已于2004年5月开馆。  横向项目:位于雅安市名山县蒙顶山的“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及项目实施,已于2005年9月开馆。与此项目相关的论文《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的设计理念》入选“2005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  专著:《地方自治与县政改革(1920-1949)》,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主要论文:  《政府查禁四川哥老会政策的出台与重申(1935—1948)》,《历史教学》2010年11月下半月刊。  《“俯顺舆情”重于“消除迷信”——1936—1937年四川旱灾中政府对拜神祈雨的态度》,《民国研究》,2009年总第15辑。  《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的设计理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5期  《试析国民政府基层社会控制与建设政纲——管教养卫》,《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10期。  《传统制度的近代命运:国民政府保甲连坐处罚制度及其实践探析》,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九四零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基层控制政策的新趋向——兼论中共相关政策对其的影响》,《民国档案》,200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中的连坐处罚规定及其实践制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930年代中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县政改革》,载《一九三零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政策走向》,载《一九二零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试论近代中国公司法规对外资及中外合资公司的规范》,《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0世纪40年代新县制下重庆地方自治的推行及其成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  《论20世纪40年代四川新县制下的基层民意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前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及其实施成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孙中山与蒋介石地方自治思想的差异》,《文史杂志》2000年第5期。  《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新县制下地方自治的施行》,《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公司法的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略论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载《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经济自由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张之洞与四川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甲午战后郑观应的日本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研究个案城市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旅游文化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 朱晟利
  • 朱晟利(1974—),男,四川营山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习经历  1.2006.9-2009.6,西南大学读教育学博士  2.2000.9-2003.6,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教育学硕士  3.1993.9-1997.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教育学本科  工作经历  1.2003.7至今,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  2.1997.7-2003.6,湖北省江汉大学教育学院任教  3.2000.3-2003.6,湖北教育出版社兼职编辑  科研成果  1.副主编:《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6卷本),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2010年版;  2.参编:《英汉教育大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参编:《七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参编:《高等教育世纪观》,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5.参编:《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中国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6.参编:《英汉教育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专著  1.合著:《地方本科院校质量工程建设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合著:《羌族教育发展百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论文  1.第二作者:《谈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载《教育探索》2011年第7期;  2.独撰:《羌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调查》,载《科教导刊》2010年第28期;  3.独撰:《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多元文化教育学”的建设与探索》,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独撰:《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策略》,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发展》,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0年版;  5. 独撰:《教育应关注人的感性生命》,《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2期;  6.第二作者:《高师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9期;  7.第二作者:《An Analysis of 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Qiang Nationality in Recent one Hundred Years》,《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9年6月; Vol 5, No 3 (2009)  8.独撰:《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9.第一作者:《近百年羌族学校教育发展述析》,《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独撰:《挑战与应答:教师权威的重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独撰:《再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载《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独撰:《简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改革》,载《教师教育改革与转型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13.独撰:《羌族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西南教育论丛》2006年第1期;同时收录于《基础教育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第一作者:《农村“空校”现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8期 ;  15.独撰:《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  16.独撰:《依据特点,应对自考》,《辽宁招生考试》2005年第3期;  17.第二作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预测的回顾与思考》,《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获奖情况  1.2009年,合著《羌族教育发展百年》获四川省政府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8年,合著《羌族教育发展百年》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三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2009年,参与的教改成果《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获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 2010年,参与的教改成果《坚持“三维一体”,提高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实践》获四川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对外交流:2011年5月赴比利时根特大学访学。  所承担的课题  1.主持:“羌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SC10B030),2010-2012,在研;  2.主持:“羌区中小学传承羌族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课题 (DYWH1008),2010-2012,在研;  3.主持:“地震灾后羌族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MA080180),2008-2011,在研;  4.主持:“羌族学校生命教育的灾后反思”,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SC08C19),2008-2009,已结题。  5.主持:“羌族地区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发展研究”,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重点课题,2007-2010年,正在结题。  6.主持:“当代羌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004-2006年,已结题。
  • 张烨
  • 张烨(1974-) 男,陕西南郑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分析、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学校变革与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主要学习经历  2004-2007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1999-2002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  1992-1995 宝鸡师范学院 大学  工作经历  2007-今 四川师范大学 教师  2002-2004 湖南师范大学 教师   科研成果  1.《灾后临时学校的文化生态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0期;2.《曲径幽兰 各美其美: 棠湖中学三格教育的理论解读》《中国教育报》2011-6-28(9版),求是杂志《红旗文稿》新视点专辑全文转载  3.”Review the Methodolog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1999 to 2010”,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in Czech Republic,2011;  4《重读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9年11期全文转载;  5.《重读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教育政策借鉴理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特征变化及其制度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6期;  7.《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必要、框架及限度》,载《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6期篇目辑要;收录金安平主编《权力与权利——教育公共政策的政治学研究 》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8.《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9.《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演进路径的动力系统分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6A期,《新华文摘》2006年18期篇目辑要;  10.《独立学院问题研究述评》,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年1期全文转载;  11.《美国文化传统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2期。  12.《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摘;《新华文摘》2005年11期转载;  13.《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话语展现》,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摘;  14.《论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载《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5.《建设书院式的新型民办高校——从书院的兴衰看我国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12期全文转载;  16.《全球一体化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1期;  17.《英国文化传统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4年1期全文转载。  (其余略)  所承担的课题  1.《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及路径选择——以四川两所院校为例》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主持 (2009-2012);  2《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就学政策效能及制度保障研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一般项目 ,主持(2011-2013);  3. 《突发灾难后临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主持(2008——2010),(结题);  4 《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制度变迁研究》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主持;(2008-2010);  5. 《灾后临时学校模式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灾后重建专项课题 主持 (结题);  6.《独立学院发展特色的区域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研究课题,主持;  7.《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独立学院转设政策及偏差研究》 2010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青年基金项目,主研;  8《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西部项目,主研;  9.《完善四川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研究》四川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结题) 主研。  获奖  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6-2009)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论文类) 二等奖;  对外交流  2011.5 前往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及德国卡塞尔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访问交流。
  • 益西邓珠
  • 姓名:益西邓珠 性别:男  籍贯:四川省原邓科县  毕业院校:西北民族大学  学历:硕士  毕业时间:1995-06  英语水平:初 级、梵文中级  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方向:藏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年龄:48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地址: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0068) 电话:13679052287 Email:ganziyeshi@yahoo.com.cn  学习或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学 习 或 工 作 经 历2004.3月至今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教科院行政班办主任、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担任研究生多元文化与藏族历史文化课教学1992.9—1995.6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少数民族学院攻读藏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1998.6—1999.7在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专修英语1981.7—1996.5分别在四川省石渠县二中、一中任教,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96.9—2004.4在康定师范学校任教;
  • 叶翔
  • 叶翔 女,湖南湘乡人,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学习经历  2000-2003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  1996-2000 湖南师范大学 学士  1991-1994 长沙师范学校   工作经历  2007-今 四川师范大学 教师  2005-2007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  2002-2004 《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 编辑   科研成果  《论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幼师教育实习》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2005第5期;  《实施肯定性教育评价的策略》发表在《学前教育》2006第12期;  《幼儿社会教育中肯定性评价的实施要领》发表在《教育导刊》2007年第5期;  《独立学院问题研究述评》发表在《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年1期全文转载;  《终身教育体系建构:中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发表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路:ISO认证 》发表在《长沙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活力课堂的创建初探》发表在《徐特立研究》2007年第1期;   承担及参与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9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一般项目 主持  突发灾难后临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2009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一般项目 主研  返乡农民工随返子女就学政策效能及制度保证研究 2011四川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一般项目 主研  灾后临时学校的模式研究 2009四川师范大学灾后重建专项基金 主研
  • 阙海宝
  • 阙海宝,男,1976.5,重庆云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民办教育及教育政策研究,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育学会经济专委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院校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理事。  二、主要学习经历  1.2011年1月 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2005年7月 毕业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后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3.1999年7月 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 1999留校工作,先后在人事处、校长办公室等部门工作;担任过秘书科科长、联合办学办公室副主任;  2. 2002年破格二年晋升讲师;  3. 2006年破格一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 2011年晋升为教授;  5. 2007年至今担任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  四、科研成果  (一)编撰著书  1.《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共28万字;  2.《自我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共27万字;  3.《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合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共26万字。  (二)主持及参与课题  1. 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金融危机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Z11184), 2011年9月立项,进行中,主持;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执行与偏差研究(CDA100123),2010年7月立项,主持;  3.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独立学院“转设”问题研究 (09SA188),2009年12月立项,进行中,主持;  4.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金融危机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C09Z038),2009年12月结题,主持;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策略空间和路径选择研究——以四川省两所高校为例(09YJC880076),2009年12月立项;  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政策目标与执行过程偏离问题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2007JJD870221),2008年7月立项。  (三)主要论文  1. 非正式制度视角: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执行分析,《四川师大学报》(CSSCI中文核心),2011年3月第2期,第一作者;  2. 独立学院资产过户的制度设计与完善,《现代教育管理》(中文核心), 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独立学院董事会的分析,《中国高教研究》(CSSCI检索 ),2009年第3期,独撰;  4. 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大学教学》(CSSCI检索),2009年6月第6期,第一作者;  5. 民办高校产权的制度完善与创新,《教育与职业》(中文核心), 2009年6月第17期,独撰;  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析高校负债成因,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7. 民办二级学院的突围之路,《辽宁教育研究》(中文核心),2008年第7期,第一作者;  8. 指明发展方向 完善制度设计——《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教育发展研究》(CSSCI国权威B),2008年12月第12期,第一作者;  9.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与对策,《教育与职业》(中文核心), 2008年18期,第一作者;  10.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多元化因素分析,《外国教育研究》(CSSCI检索) ,2007年第1期, 第一作者;  11. 一条不该简单走下去的路:大学贷款,教育与职业, 2007年1期;  12. 辅导员 “专业化”建设尚需制度保障,教育与职业,2007年01期;  12. 以无形资产构建独立学院股份制新模式,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期;  13. 民办高校产权的法律保护,教育探索,2006年第12期;  14.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15. 独立学院契约的合理设计与完善,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16. 高校新区筹资模式与风险规避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  17. 独立学院契约的合理设计,教育评论,2006年第6期;  18. 契约的合理设计与完善——我国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7期;  19. 新形势下西部高校发展道路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探索,2006年第9期;  20. 教育券: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21. 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分析,江苏高教,2006年第6期;  22. 独立学院产权的制度设计与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23. 对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第4期;  24. 教育券制度在我国西部的实施可行性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5. 独立学院经费问题探讨,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第3期;  26. 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27. 教育券: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28. 日本私立大学经费筹措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2005年第1期;  29. 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30. 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分析,江苏高教,2004年第6期;  31.民办和私立中小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1年第3期。  (四)获奖情况  1. 《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获三等奖。  2. 《高等教育与投资》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三等奖,获省教育经济学会一等奖。  3. 2010年1月,获四川师范大学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4. 2009年全国独立学院峰会,“独立学院产权的制度化设计与完善”获二等奖。
  • 刘远碧
  • 刘远碧,女,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习经历  1.2004.9-2007.6,西南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  2.2006.9-2007.1,获教育部资助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访学;  3.2001.9-2004.6,西南师范大学攻读法学硕士;  4.1993.9-1996.6,四川师范学院攻读法学二学位;  5.1985.9-1989.6,四川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学士。  此前在重庆市梁平县读完小学、初中、高中。  工作经历  1.2008年10月至今,四川师范大学任教;  2.1989年7月—2008年9月,南充市委党校教师、行政与法学教研室副主任、图书馆馆长。  科研成果  专著及参编著作  1.《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革命元勋 千秋师表——纪念吴玉章诞辰13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论文  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的历史回顾及思考,《河南教育》2009.1。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问题及其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 12。  3.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反思我国的重点学校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  4.关于《辞海》学制概念的解读,《当代教育论坛》2007.9。  5.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与我国新《义务教育法》,《教学与管理》2007.7。  6.后现代知识观与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变革,《学前教育研究》2007.6。  7.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  8.我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走向,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9.赫尔巴特与杜威师生观的比较与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10.论关系,《天府新论》,2006.6。  11.“五.四”制与“六.三”制之争及其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第8期全文复印。  12.论人与社会的关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及其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2。  14.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再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5.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向,《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6.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1  17.试述亚里斯多德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双月刊)  18.西部大开发与法治环境的构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2(季刊)。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人的个性,《探索》2003.1。  20.科技进步与法律制度,《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1.宪政之路与依法治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6。  获奖情况  1.“五.四”制与“六.三”制之争及其启示,2009年7月获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八届(2006-2007)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后现代知识观与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改革,2009年7月获南充市社科界第八届(2006-2007)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西部大开发与法治环境的构建,2005年5月获南充市社科界第六届(2002-2003)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人的个性,2003年6月获西南师范大学2002-2003年度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5.科技进步与法律制度, 2003年5月获南充市人民政府第五届(2000-2001)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宪政之路与依法治国,2001年获四川省党校系统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所承担的课题  1.2009年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负责人)  2.2008年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中国义务教育学制改革与发展研究” 。(负责人)  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学校德育课程的知识基础研究”。(主研之一)  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度规划一般课题“四川省小学德育新课程适应性研究”。  5.2005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新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参研)  6.三峡库区妇女扫盲教育与小康社会建设,200303001,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2004.4-2006.12。(主研之一)  7.贫困地区妇女教育模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KA030190,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03.12-2005.12。(参研)  8.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研究,2002ZZA-01,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2.12-2005.12。(参研)  9.西部开发的文化向度研究,2001-ZXA-01,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1.10-2003.10。(主研之一)  10.农民培训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2006年“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农村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段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和“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参研)  7.2005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参研)  8.2005年重庆市“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地区基础教育现存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参研)
  • 李松林
  • 姓名:李松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  职称:副教授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李松林,男,1972年生,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并获取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并获取教育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教科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曾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黄萍
  • 黄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教育领导与管理,高等教育  教授课程:领导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  主要学习经历  2006-2008年,澳洲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教育学院攻读教育领导与管理硕士学位。于2008.10.17获硕士学位证书。  2001-2003年,澳洲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2003.5.2获硕士学位证书。  1982-1986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攻读哲学学士学位。于1986.7获哲学学士学位证书。  主要工作经历  1986-2008年,先后为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旅艺系、商学院教师。  1993-2000年,在任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旅艺系教师的同时,创办并任成都宏帆公关广告公司经理。  2008.08---今,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科研成果  著作:  1. 2011年10月出版,《孔子的故事》,巴蜀书社。  2. 2006年11月出版,李北东、黄萍合著,第十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与四川发展新跨越》四川人民出版社。  3.《管理者综合素质》第十章,与李北东合著。2003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第六章,与李北东合著。2001年9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论文:  1. 《提高高校文科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证研究---基于Presentation教学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 Reflecting on the Policy of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Expans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2011,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USA,2011年4月出版。  3. 《澳洲高校教育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4. Interactive Teaching Styles Should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for Implementing Universally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 增刊  5. 《组织内部发展的冲突管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6. 《Presentation教学法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获奖情况  2004年12月31日,《 Presentation (演示)教学法》获四川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对外交流  1. 2010.06-08,到澳洲La Trobe 大学做高等院校质量保证课题研究;  2. 2010.09,到挪威LVA大学、丹麦VIA大学做学术交流访问,并对丹麦VIA大学的部分学生及参加“丹麦VIA大学合作院校社会工作学术会议”代表做“中国社会福利工作”的讲座;  3. 2010.11,到澳洲Deakin大学参加AAIR-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nual Forum 学术会议;  4. 2011.05,到捷克Palacky大学、德国Kassel大学及其高等教育国际研究中心做学术交流访问。  所承担的课题  主持课题:《体验式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构建与研究》2011年四川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在研。  主持课题:《现代数字技术推动成都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利用路径研究》  2010年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在研。  主持课题:《澳洲高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建立的方法论研究及对中国高校的质量管的启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在研。  主持课题:《中澳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比较及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校级一般项目课题,于2010年9月结题。  主持课题:《Presentation教学法》,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教改课题。2007结题。  参与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继续社会化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第2主研人员。2006年结题。
  • 胡兴旺
  • 胡兴旺(1968年11月—?),男,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2、主要学习经历  1987年9月-1991年6月,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本科专业;  1996年-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12月,西南大学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3、工作经历  1991年7月-1993年5月,绵阳407厂教育处从事职工培训工作;  21993年5月-1999年9月,绵阳高等经济技术专科学校教师,从事心理学、教学法的教学工作;  1999年9月-2007年7月,绵阳市教科所理论教研员,从事课题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工作;  2007年7月至今,从事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指导工作。  4、科研成果  (1)主持课题:  灾后教师心理的阶段性特征及应对措施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主持);  警察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四川省公安厅2008年计划项目(主持);  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潜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横向课题(主持)。  (2)著作与论文  《中青年学科带头教师素质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系列丛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参编;  《教育心理学》,武汉教育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  《不同地区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比较研究》,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第4期;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阶段的工作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第5期;  《跨文化智力研究对民族学校教育的启示》,绵阳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白马藏族初中学生文化适应和智力水平的关系》,心理学报,2005,第4期;  《学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法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第2期;  《聋童执行功能发展:聋童与正常儿童的比较》,心理学报,2006,第3期;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6年,第4期;  《基层警察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5期。  (3)获奖情况:  《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区域性心理干预策略研究》(主研),获四川省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编号:2005212)
  • 顾美玲
  • 顾美玲,女,上海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等。研究领域:比较教育,中外民办教育研究,中外合作办学。  二、主要学习经历  1.2004.09-2005.0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1989.06-1990.08,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  3.1984.09-1986.07,河北大学教育系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4.1978.03-1982.01,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生,获文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 1983.10-至今,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教师。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1998-2005年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副所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 1977.08-1983.10,成都市人民北路中学,英语教师。  3. 1971.05-1977.08,成都市西城区文工团,演员、教员。  四、主要科研成果  公开发表论文、译文80余篇;出版著述4部;主持各级课题20余项;获奖20多项(其中有省政府颁发的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代表性著作:  1.《中国民办教育探索》(专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两人合著),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代表性论文:  3.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策略》(第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11年4期;  4. 《美国私立大学办学模式对促进中国民办高教的启示》(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10年4期;  5.《新形势下四川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第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9年3期;  6.《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探索》(独撰),《教育科学》(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8年6期;  7. 《协调公立与私立高校的关系,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美国的实践和经验》(独撰),《比较教育研究》(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8年4期;  8.《独立学院教师培养与培训新探》(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8年2期;  9. 《新[义务教育法]颁发后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思考》(独撰),《中国教育学刊》(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7年7期;  10.《关于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的思考》(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7年2期  11.《日本私立大学的质量评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一),《比较教育研究》(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6年8期;  12.《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前景探索》(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6年2期;  13. 《“入世”与中国西部中外合作办学及对策建议》(第一),《比较教育研究》(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3年12期;  14.《关于“入世”后民办教育发展的思考》(独撰),《教育评论》(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2年4期;  15.《对民办教育立法中校产归属问题的思考》(独撰),《教育研究》(CSSCI源刊,权威核心期刊),2001年9期;  16.《论现阶段民办教育发展中的创新性》((独撰),《教育评论》(CSSCI源刊,核心期刊),2001年3期;  17.《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新探索》(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9年6期全文转载,  18.《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独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7年4期全文转载;  19. 《私立学校与市场经济》(第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4年2期全文转载。  五、获奖情况(均为省部级奖励)  1. 1998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2.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3.《中国民办教育探索》,四川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获奖人);  4.《对民办教育立法中校产归属问题的思考》,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获奖人);  5.《四川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6.《西部地区中小学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模式研究》,第三届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六、对外交流  1. 参加“第一届世界比教教育论坛----经济全球化与教育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2年10月14—16日,北京;  2. 参加“经济全球化与教育产业国际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4年4月7-9日,北京;  3. 参加“第二届世界比教教育论坛----教育全球化:政府、市场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5年8月22-24日,北京;  4. 参加“2006·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国际与跨地区认证委员会、北师大民办教育认证服务与研究中心、四川师大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办,2006年4月8日,成都;  5. 参加“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全球化与教育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8年10月12-14日,北京;  6. 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全球视野公民”国际教育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美国“世界教育质量促进联盟”、美国“国际及跨地区认证委员会”主办,2009年5月10-12日,上海;  7. 参加“第五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华东师大等主办, 2009年11月14—16日,上海;  8. 参加“第四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2010年4月22-24日,杭州;  9. 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现代中国教育座谈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 2010年6月24日,北京;  10.参加“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研讨会”,西安外事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美国阿克迪亚大学主办, 2011年5月27-29日,西安。  七、承担的主要课题  1.主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制研究与实验》;  2.主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外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3.主持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四川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4.主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2001年度重大项目:《“入世”与我国西部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对策建议》;  5.主持研究: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入世”与四川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6.主持研究: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模式研究》;  7.主持研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委托立项:《民办学校校产归属问题研究》;  8.主持研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委托立项:《关于“合理回报”问题研究》;
  • 陈莉
  • 姓名:陈莉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3年10月  籍贯:四川眉山  专业及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院校研究  职称:副教授  2、主要学习经历  2004.9——2007.7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攻读博士学位  1999.9——2002.7 四川师范学院经济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1.9——1994.7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3、工作经历  2004.9至今四川师范大学任教  1994.9至1999.9成都东方丝绸厂任技术员  4、科研成果  (1)主要论文  1) 独著:《以“学会选择”为目标构建高校道德教育新体系》,《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2期(CSSCI)  2) 独著:《中国大学生组织研究综述》,《高教评估与发展》,2009年第1期(CSSCI扩展)   3) 独著:《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美国价值澄清理论的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CSSCI)  4) 独著:《论人文教育的保守性与创新性》,《江苏高教》,2006年第3期(CSSCI)  5) 独著:《走向后集体主义——当代大学生文化的价值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第1期(CSSCI扩展)  6) 独著:《论中国大学生文化及其价值内核》,《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核心)  7) 独著:《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文化系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 独著:《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过程的公正与效率》,《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3期  9) 独著:《论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6期  10) 独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新伦理》,《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CSSCI)  (2)专著  独著:《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以H大学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  合著:《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共317页,本人撰写部分1-32页,共3.1万字  (3)科研项目:  1) 《大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青年项目(10YJC880014),在研中,项目负责人  2) 《解读中国大学生组织——组织社会学视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07SA071),已结题  项目负责人  3) 《“多难兴邦:教育的使命”----四川省民族地区灾后民族文化观调查》,四川师范大学灾后重建专项课题),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4) 《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四川省为例》,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面上项目,在研中,项目负责人  5) 《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已结题,主研  (4)获奖情况  第八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十四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
  • 陈璟
  • 姓名:陈璟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  职称:副教授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研究  陈璟(1979—),女,四川成都人,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研究。  主要学习经历  200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获心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心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年至2008年在西华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管理工作。2008年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科研成果  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等权威核心期刊与一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并主持承担了省级、校级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翻译、参编、参与撰写多部学术著作。2010年11月,在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应邀担任分场讨论会主持人。2011年10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应邀担任分场讨论会主持人。  主要论文  (1)《议价博弈决策的权利认知效应》,心理科学(权威A类核心期刊),已录用。  (2)《儿童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博弈决策的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CSSCI来源期刊),已录用。  (3) 《成都基层干部压力源分析及科学化调适策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5期。  (4)《社会认知研究新探:经济认知概念及心理机制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来源期刊),2009年录用,待发表。  (5)《愿望采择发展水平对幼儿情感决策的影响》,心理学报(权威A类核心期刊),2009年第10期。  (6)《情境类型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影响研究》,心理科学(权威A类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中国德育,2009年第8期,篇目辑要。  (7)《合作指数与描述方式对儿童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行为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权威B类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  (8)《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权威B类核心期刊),2008年第1期。  (9)《关于儿童责任行为的研究》,教育探索(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  (10)《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简约模型》,心理科学进展(权威B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  (11)《三成分心理系统:诠释传递性推理的新理论》,心理科学进展(权威B类核心期刊),2004年第1期。  (12)《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策略》,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ICNPJ,2004年第2期。  (13)《国外有关青春期慢性反社会问题行为的组合模型及理论》,江西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4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B84心理学全文转载。  (14)《论青春期慢性反社会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第5期。  (15)《当代儿童传递性推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来源期刊),2004年第2期。  (16)社会困境中的一贯性捐献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西安),2011年。  (17)成都市老年人孤独感状况调查及养老模式分析。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西安),2011年。  (18)大学生性责任心量表的编制。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西安),2011年。  (19)博弈决策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平——来自第三方惩罚实验的验证。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西安),2011年。  (20)议价博弈决策的权利认知效应。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上海),2010年。  (21)维、汉个体囚徒博弈决策的比较研究。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上海),2010年。  (22)大学生普遍信任对博弈决策的影响。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上海),2010年。  (23)《愿望采择在幼儿情感决策中的作用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年。  (24)《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论坛论文集,东南大学,2005年。  (25)《不同道德情境中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I)》,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论坛论文集,东南大学,2005年。  (26)《传递性推理的最小模型——诠释传递性推理的新理论》重庆市心理学会第八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兼获奖论文,2003年。  主要著作  撰写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教育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八章。  获奖情况  2011年获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教学新秀奖。  2010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年获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2008年获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2005年获西南大学首届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征文比赛二等奖。  2005年获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2004年获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  2003年获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3年获得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2001年获四川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优秀学员”。  所承担的课题  (1)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都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及科学化调试”(主持),2009。  (2)四川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性责任心问卷构建、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分析”(批准号:10ZDW02)(主持),2010。  (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国内地、澳门和台湾大学生性责任感比较研究及教育对策分析”(项目号:XXYJA0904)(主持),2010。  (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维、汉个体博弈决策的比较研究”( 项目号:CJF08080)(主持),2008。  (5)四川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儿童概率推理与经济认知发展关系研究”(项目号:08QNW07)(主持),2008。  (6)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启动重点资助项目“儿童博弈决策的发展及心理机制研究”(独立)。  (7)教育部资助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儿童情感决策能力的发展及神经机制”(批准号:教育部教外司专[2006]233号)(参研)。  (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情绪调节机制对儿童环境适应与创新的影响”(批准号:KSCX2-SW-221)的一级子课题):儿童情绪与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参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个体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及其机制研究(批准号:30370488)(参研)。
  • 巴登尼玛
  • 巴登尼玛,男,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4年获中国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7年获四川省政府授予省教学名师称号,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藏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2002-2005年客座教授,甘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四川省藏校客座教授,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乡中心小学校名誉校长。   主要学习经历  2003年9月-2003年12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获美国2003-04年度Fulbright Now Century Scholarship.   1998年7月-1999年9月,2001年3月-2002年7月,挪威特逻姆斯大学东方学院visiting scholar、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科学学院visiting fellow;其间完成了博士后研究任务,获博士后证书;  1992年-1995年,西北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学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6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学硕士;  1985年9月-1987年6月,重庆教育学院读书;  1978年10月-1980年3月,康定师范学校读书;  此前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读完小学、中学、高中。  工作经历  1. 2003年12月至今,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1997年4月至今,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3. 1995年7月-1997年4月,四川省民族事物委员会工作;  4. 1989年9月-1995年6月,在有关高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  5. 1987年6月-1989年9月,康定汽车运输公司,先任经理办公室任秘书,后至劳动人事科主管全司职工教育工作,兼抢险队工作;  6. 1980年12月,丹巴县二中,教师、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  7. 1977年3月-1978年10月,丹巴县革什扎公社知青,民办教师、青年突击队长;  科研成果  主编  人类科学,共8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版;  世界名人的故事,共9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妇女保健知识,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版;  文明的窗口丛书,共8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名人丛书,共8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安多地区乡土教材》,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藏族儿童趣味丛书:《动物》,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植物·理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人体常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天文·地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专著  《现代化的回声》,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10 版;  《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版;  《文化视野中的藏族义务教育课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主要论文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Language Selection in Tibetan School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es, No. 2, 2009 Vol. 20, General No. 90, PP. 91-95  《再论藏族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9.1。  《论教育研究者的视阈与责任》载“教育研究”2008.12.  《当前师范大学发展的挑战与对策》载“大学研究与评价”杂志,2008.3;  5.《文化视野下的藏区道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权威核心B),2007.6.  “Tibetan Identity in Today’s China” in IDENTITY MATTERS, published by Berghahn Books, NEW YOUK & OXFORD,2007.2.  “Education situation in Tibet China, with Tangku school as a case”. National Conference, Globaliz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versity of Bristol, British Consulate-General, Chongq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eptember 2005, Chongqing China.  “The meaning of be Tibetan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ULBRIGHT NEW CENTURY SCHOLAR, MAY, 2003, USA.  “National Identity i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FULBRIGHT NEW CENTURY SCHOLAR CONFERECE, DEC. 2003, USA.  “Problems Related to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ibet”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March-April 2001/VOL. 34, NO.2, PP 91-102. M.E. Armonk, NY 10504.  《论文化之概念及其内涵》载《大渡河上游丹巴藏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川新出内 2001,字第106号。  《藏族教育之路探索》,载“教育研究”1999,3。  《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成都》,载“区域经济发展”1997,6。  《论藏族教育的语言选择问题》载“教育理论与实验”1998,4。  《四川藏区农业发展问题》载“西藏研究”1997,1。  《论四川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载书《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藏区现代化——理论·实践·政策》第十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拥抱科学》(民文),载《东日》第4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论四川民族地区的贫困、结构与发展》载书《走向21世纪的四川经济》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藏区学校教学语言问题浅析》载“西藏党校”1998,2。  ""The Way Out for Tibetan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30, no.4, 1997,pp.7-20. M.E. Sharp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80 BUSINESS Park Drive,Armonk, NY 10504.  《建设民族共享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本》载“民族”杂志1996,4。  《藏族现行义务教育课程基本问题分析》载“民族教育研究” 1996,3。  《藏族教育的出路》载“西藏研究”1994,3。  《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载""民族教育研究”1994,4。  《民族儿童生活空间与义务教育课程》载“教育理论与实验”(全国核心刊物)1994,3。  《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载“民族教育研究”,1993,4。  《中国民族教育研究之路》载书""西北民族教育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另有各类论文数十篇,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获奖情况  2007年四川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5年四川省政府认定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  200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  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02年四川省政府社会科学二等奖;  2003年度美国国务院全球新世纪学者奖(每年全球30人);  另有多项学会或其他奖项,不再列出。  对外交流  1995年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设计“中-加合作项目,CIDA资助,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乡土教材研究”项目,并为中方该课题负责人。于2000年揭题。  1996年11月-12月,应邀赴挪威特逻姆斯大学访学、讲学。  1997年11月应邀赴香港大学教育科学院讲学、访学。  2001年9月-2002年9月,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方向)。  2003年9月-2003年1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新世纪学者(多元文化教育方向)。  2007年6月-2007年8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所承担的课题  以下仅列举在研课题: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四川地震灾后社区重建研究”。  Ford基金课题:Inside the Tibetans future of Knowledge  200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区学校教育对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的建设功能研究”。  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四川藏族地区教育资源浪费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挪威合作项目“人类学理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四川藏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教育重点研究项目“面向21世纪川、甘青藏区义务教育课程理论研究”;  与美国合作项目“四川甘孜州学校教育对现代科学知识的选择与运用”;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四川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四川师范大学研招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8-%u0038%u0034%u0037%u0036%u0030%u0036%u0039%u0033
  • 邮编:
    610068
相关推荐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遵义医学院师资好不好,遵义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昆明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昆明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